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攀升,我國已經成為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大國。2016年我國全年共銷售汽車2802.8萬輛,連續8年蟬聯全球一并再創歷史新高。
然而在蓬勃發展的汽車市場背后,我國的汽車回收拆解及再利用現狀卻很不樂觀:
據了解,除了汽車上一些外觀可用件(燈、車門)外,剩下的就直接切割、破碎,使不少可以回收利用及再制造的零部件變成了如廢鋼、廢鋁、廢銅及其他廢舊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浪費。特別是今年開始,我國開始逐步推行汽車排放限行政策,如國I國II的限行、黃標車的收尾、綠標車的淘汰,報廢汽車的數量及更新速度加快,使如何提高并推廣汽車回收拆解后的循環再利用問題顯得更加急迫,并勢必成為極具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現狀
汽車回收循環再利用是趨勢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回收拆解與再利用分會秘書長張瑩:“汽車報廢后經過拆解,還能夠再利用的零件稱為回用件?;赜眉幸徊糠质强梢灾苯友h再使用,也有一部分是必須交由再制造企業。未來應該向再制造產業鏈延伸,對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回用件,通過再制造過程和高新技術來進行修復和改造,產品的質量不低于新品回到市場中去循環利用。這樣能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發展綠色制造?!?/span>
汽車回用件的循環利用是趨勢,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采用這種方法,不但節約資源,而且具有可觀的市場價格與社會意義。報廢汽車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資源,具有較高殘值,完全能夠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回收利用。
我國目前雖然不是汽車強國,但已是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張瑩介紹,目前行業內比較熱衷的是再制造件,但國際上的配件循環利用有兩種,一種是再制造件,通常發動機、起動機、水泵、壓縮機、刮水器馬達、油泵等需要再次標定的配件需要專業工廠級的修復才能恢復功能,所以需要“再制造”。另一種是翻新件,類似后視鏡、翼子板、輪轂等配件只需要清洗、拋光、噴漆等簡單修復就可以達到使用目的。這兩類汽車配件再循環對于環保和降低后市場成本至關重要。
“無論再制造件還是翻新件,都是把舊配件通過專門的再制造工廠或者翻新工廠加工后重新進入市場流通的一類配件?!睆埇撜f,并不是所有的使用中的車都用全新件維修,無論二手車整備還是事故車維修,使用拆車件或者舊件是行業現狀。這其中,翻新件占了很大比例,畢竟翻新比再制造要求低,技術要求低,所以一般不是核心部件市場中存在使用翻新件的現象。比如一輛只有3-5年壽命的舊車或者二手車,沒必要裝一套能用10年的新件。
癥結
多短板制約汽車回收再利用
張瑩介紹,目前,我國的汽車拆解回收利用還處于粗放混亂的階段,而造成這種現狀有以下幾點原因:
消費觀念障礙
很多人認為再制造產品不如新品,不愿意使用再制造產品。事實上以產品全壽命周期理論指導零部件再制造,利用新技術再制造的產品,可以彌補原來產品薄弱的環節,質量可能超過新品。這就需要引導人們改變原有觀念。
技術標準缺失
汽車再制造與維護保養和翻新件有著本質的區別,修復一件產品往往比生產一件新品所需的技術水平還要高,再制造建立在技術和優良裝備的基礎上。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修復、改造等產品設備和技術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張瑩介紹,未來整個汽車后市場,至少有50%的流通配件是翻新件和再制造件,這是社會資源合理利用的需求,更是環保的要求,也是汽配、二手車市場盈利的根本保障。再制造件非常重要,遠遠要比翻新件重要。從歐美的經驗看,發動機、傳動裝置、離合器、緩沖器等耐用部件都很適合再制造,其他更多的配件則需要重新清洗、修復、鑒定、認證、再包裝成為翻新件,才能滿足重新進入配件流通市場的基本要求。雖然市場中目前沒有標準和服務體系可依,但流通的量并不少,怎樣讓事故件、舊件、回用件成為翻新件或者再制造件,并實現合法化、規范化、標準化,刻不容緩。
破解
設立標準為汽車回收再利用鋪路
為解決報廢車回用件交易流通中的無標準、無依據、定價無參考、質量無說明等相關問題,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回收拆解與再利用分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再制造委員會共同發起“報廢車拆解回用件及再利用件”系列團體標準項目組,啟動回用件及再利用件的編制工作,旨在通過該標準的制定,推動、推廣和認證,從而達到規范市場拆解、交易、流通、溯源等行業行為;區分產品流通等級;指導、引導企業經營,保護上下游及消費者權益,促進拆解回用件市場健康快步的發展之目的。
張瑩介紹,本標準目的是對報廢汽車拆解行業按車型和用途進行分類,并規范拆解回用件的質量指標,從而統一回用件的類別質量,為買賣雙方提供定價依據,對回用件交易、分揀、質檢都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回用件分類和質量標準,造成交易成本過高,定價機制不透明,資源不能充分流通。因此,回用件分類的標準化,有利于提高回用件的回收利用率,推動行業較快較穩的發展,更有助于行業的數據統計、信息化管理、電子商務的開展,促進產業的全面升級。